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,AI語音在單純辨識上相對簡單,但若要求它理解和推理則有極大難度,這些技術上的突破,就是未來要努力的地方。陳良基舉例,像是要在秀場等吵雜環境中進行辨識時,這時候AI要快速聽懂、理解,並做出反應,「這有相當的難度」;另外,像是他自己說話有一定的腔調,希望未來AI技術也可以克服不同腔調的語音辨識。陳良基提到,未來公共電視台將提供約5,000小時的節目內容,作為科技部推動AI學習語音辨識的資料庫,希望進一步建置1萬小時的語音資料庫內容。透過此資料庫的學習所訓練出來的AI,將可具有進軍全世界的競爭力。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、大仁科技大學校長王駿發指出,在吵雜環境中辨識、多人對話,或針對不同腔調等AI技術要求門檻都很高,科技部提供3,000萬元獎金,未來有機會創造10兆元的產值,相當期待本次大擂台的競賽成果。針對進階的AI語音技術開發,科技部次長許有進表示,大擂台的考題也將納入國、台、英等語言,甚至是台灣國語腔夾雜的複雜情境,而這些都將是參賽團隊研發的AI將要面臨的挑戰。科技部長陳良基(右)昨宣布懸賞三千萬元,舉辦科技大擂台,邀華碩董事長施崇棠(中)、公視董事長陳郁秀(左)出席,號召頂尖人才發展在地化的中文AI語音對話技術。 圖/胡經周 分享 facebook
arrow
arrow

    lw22kb6j7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